首页 - 媒体大外 - 正文

大连日报:大学新生出现环境适应焦虑、学习动力不足、人际关系压力大怎么办? 提前识别并主动调整

最近,各在连高校先后迎来了2025届的新同学。大学新生刚刚踏入一个全新陌生的环境,很容易出现各种不适应,大连外国语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主任张秀春建议,面对这段特殊时期,大一新生可以提前识别并主动调整,更快融入大学生活。

张秀春说,新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包括环境适应焦虑,学习动力不足,人际关系压力大,自我认知落差,情绪调节困难等。初入校园,对陌生校园、集体宿舍、独立生活感到手足无措,易产生孤独感或抵触情绪;从高中“被动督促”转为大学“自主安排”,易失去明确目标,出现学习动机不强的情况;因交往经验不足、个性特征差异等,很多学生难以快速建立新友谊,或因宿舍作息、生活习惯不同等增加人际压力;发现身边同学各有优势时,容易产生“不如人”的自卑心理;远离家人后,面对学业、社交压力,缺乏倾诉对象,易陷入焦虑、低落情绪,且不知如何疏导。

张秀春建议,要解决这些问题,大一新生可以进行有针对性的调适,以便能更快融入大学生活。比如,主动熟悉环境,花时间逛校园,记住教学楼、食堂、活动中心、校医院的位置等,以此应对环境适应焦虑;尝试独立完成洗衣、整理宿舍等小事,积累成就感;和家人朋友建立“小连接”,比如每天打电话或微信报平安,分享大学日常等,缓解孤独感;主动和室友聊兴趣、家乡,逐步拉近距离。学习方面,先明确短期目标,应对动力不足问题。随后,结合专业课程制订每周计划,避免拖延;参加“新生学习指导课”,向老师、学长请教学习方法;常去图书馆、自习室,借助环境氛围提升专注力。对于人际关系压力,树立主动但不勉强的原则,通过社团、班级活动认识同学,从共同兴趣切入聊天,不必强迫自己“和所有人成为朋友”;与室友共同设计寝室规章制度,大家共同遵守,可减少冲突;和室友有矛盾时,要及时沟通,多用“我句式”表达需求,如“我习惯11点睡觉,可以声音小一点儿吗,避免指责性语言。接受自己的不足,不拿自己的短板和他人的长处对比,尝试参加感兴趣的活动,在实践中找到自己的闪光点,逐步重建自信;等情绪低落时,可以通过运动、写日记、听音乐等释放压力,避免长时间独处,多去操场、校园步道等开阔环境。如果情绪持续低落超过两周,或出现失眠、食欲下降等情况,主动联系学校心理咨询中心,及时疏导心理困扰。(谢小芳)


供稿:大连日报

编辑:邴祎龙

2025年09月23日 09:57

大连外国语大学新闻中心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1-2020 news.dlufl.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