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以前就觉得市民用自来水刷车太浪费了,现在大学生想出了收集雨水刷车的点子,我觉得他们的创意真是太好了。”4月14日上午,在沙河口区李家街道锦霞社区,当社区书记石领娣听了大连理工大学学生提出的节水方案时,非常惊喜,并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记者了解到,参加“留住一桶水,你能成为‘世博之星’”公益主题活动的6支大学生团队自此开始走入社区,根据社区实际情况展开节水方案的设计和实施。 “绿色社区”参与节水“大比拼”
今年3月22日,由大连市团市委、大连市环保局以及大连市环保志愿者协会主办,本报和大连电视台经济生活频道共同承办的“留住一桶水,你能成为‘世博之星’”公益主题活动正式启幕。活动面向我市在校大学生以及环保志愿者,发动大学生设计“社区水资源优化使用方案”。优胜团队还将参与全国评选,有机会获得3万元“绿色基金”,在社区实施节水方案。获奖的“世博之星”还将在8月赴上海,参加“世博绿色之旅”。
活动一经推出,大连理工大学、大连海事大学、东北财经大学、大连外国语学院、大连医科大学和大连大学6所高校的学子踊跃报名,并自行组成团队,提出了自己的节水构想。随后,锦霞社区、万众社区、海军广场社区、林茂社区、青云林海社区、星海人家社区也报名参与活动。“报名参加活动的6个社区全部是我市的‘绿色社区’,在社区绿化、节水节能以及开展环保教育等方面工作都比较突出。”大连市环境宣传教育中心刘乃兴科长高兴地说,市民的热情参与能推进环保意识的提高。社区和大学生结成“节水对子”
根据比赛的赛程安排,6支大学生团队和6个社区筛选出来之后,大学生将深入社区,根据各个社区不同特点展开调研,因地制宜地设计出切实可行的节水方案。经过分组,大连理工大学团队与锦霞社区结成“对子”,大连海事大学团队与星海人家社区结对,东北财经大学和海军广场社区、大连医科大学和万众社区、大连外国语学院和林茂社区、大连大学和青云林海社区,都分别结成“节水对子”。
14日,记者跟随大连理工大学的团队来到锦霞社区,社区书记石领娣热情地接待了大学生队员们,并听他们阐述了自己的节水设计。这个团队的3名大学生都来自理工大学化工与环境生命学部,他们设计了一个雨水收集再利用的装置。他们将设计的装置安装在楼体外的水溜子上,通过涡轮控制,将其收集在物理沉降池中,通过4次净化,达到可以使用的纯净程度。“净化后的雨水可以用来洗车、或者用于环境绿化和清洁。”大学生告诉记者,这样一个装置的成本不会超过150元钱。通过活动创造共赢的平台
记者了解到,大学生的节水创意五花八门,大多与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相结合。他们的设想在各个社区也得到了支持。同时,社区工作人员针对大学生的创意提出了一些实际问题,这也给大学生扩展了思路,让他们的“金点子”更加注重与实践的结合。
此项活动由可口可乐辽宁(南)饮料有限公司全程赞助,该公司公共事务及传讯部经理杜涛表示,以前的节水公益项目大多针对中小学生开展,这次之所以面向大学生,就是希望充分调动大学生的环保热情,鼓励他们将专业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将节水理念应用到实际生活当中,造福更多市民。同时,他们希望培养和锻炼年轻人的社会实践能力,从而更好地体现大学生群体的社会价值。(徐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