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媒体大外 - 正文

投入与产出永远成正比[现代教育报]——大连杯中国青年时装设计大赛银奖得主王萍剪影

    一个月前,在大连国际服装节大连杯中国青年服装设计大赛上,大连外国语学院艺术设计学院的四年级学生王萍昂然走上领奖台。捧起银光熠熠的奖杯。虽然仅以0.03分的差异而与金奖擦肩而过,王萍的心中不免略有一丝遗憾,但作为一个还在读书的学生,能获得这样的成绩也是难能可贵。
    大连杯青年时装设计大赛是大连国际服装节八项大型主题活动之一,每年都吸引了大批国内顶尖的年轻设计师参加。王萍的作品“雪人儿”一路过关斩将,在决赛中脱颖而出,捧走银奖,并且总分仅与金奖得主、澳门某公司的一对组合设计师相差0.03分。
    记者赶赴大连外国语学院艺术设计学院采访王萍,已是颁奖之后的一个月了,见面地点在石自东院长的办公室里。石院长首先向我们介绍了有关这次参赛的幕后情况,由于国际艺术设计学院是大外立足以外语为主向多科大学发展的特色学科,校新一届领导班子对艺术类大型展示活动历来十分重视和支持,这是本次参赛的组织、调动工作的重要保证。学院在赛前多次不失时机地让学生领会本次参赛的基本设计思路导向:从学生实际经济能力出发,扬长避短地选择材料的运用,以突出北方文化特征的朴素、单纯、厚重为切入点,力求设计出具有民族特色,北方个性和时代精神的作品。服装教研室的全体教师也十分辛苦,连续几个月得周六、日都没休息,所以这个银奖的背后凝聚着一个为构建提色技术教育体系而拼搏得团队。王萍同学是个既善学又顽强得学生,这次出色的表现不仅为大连外国语学院争光,也为辽宁的服装设计领域赢得了荣誉。获奖的喜悦已经落潮,旧事重提王萍显得有些拘谨。深入交谈之后,记者了解到,王萍是一个特困生,来自沈阳市贫困的康平县,父母双双下岗,她是背负着4.8万元的助学贷款考进大连外国语学院艺术设计学院的。而搞服装设计又特别费钱,为了准备服装设计的用料,她将自己的生活费降到最低水平。而她设计服装所用的面料,也是算计来算计去,尽量选用价格低廉的面料,这在某种程度上制约了作品整体水平的发挥。应该说,王萍这次之所以能够获得银奖,一方面靠的是自己的灵性和设计能力,另一方面是艺术设计学院强化教育的特色教育体系和老师们的培养。“如果时间再充裕些,面料再好些,我做出来的效果会比现在更好。”王萍不无遗憾地说道。
    记者了解到,王萍的参赛作品是从五月份开始设计的,其间反复修改了二十多次,七月八日接到入围通知后,又临时添加了两套服饰,这对正在上学的王萍来说压力很大,为了节省开支,王萍参赛的服饰基本上是用手工缝制完成的,她白天上课,晚上缝制服装,没钱请模特试衣,便请来同学当模特,同学的个头不够,她便在同学的脚下垫块木头。为了让模特的裙摆有飘逸感,本来的设计是十米,然而资金不足,只能忍痛改成了五米。七位模特脚上穿的鞋是她30元一双买来的,而她自己脚上的鞋却连30元都不到,就是这样,为了参加这次大赛,尽管她处心积虑,精打细算,最后还是花了将近两千元。这可是她大半年的生活费呀。
    王萍的苦没有白吃,汗没有白流,银奖的荣誉就是对她汗水的最好回报。
    谈起将来的打算,王萍说她想考研,继续深造。她的理想是向那些顶尖的时装设计大师看齐。记者问她有没有出国深造的打算时,她说:“本来学校有一项比较有特色的3+1教育形式,就是和法国蒙彼利埃大学尼姆学院合作,学生前三年在国内学习,第四年到法国学习一年,但是因为我家境比较困难,这次就没报名。”虽然一年所需的费用加起来也不过四万元,比如今的自费留学要少很多,但她仍然难以负担。
   “以后有机会再说吧。”她自信地说道。

供稿:

编辑:

2004年03月02日 00:00

大连外国语大学新闻中心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1-2020 news.dlufl.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