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媒体大外 - 正文

关艳:收到罗格的亲笔信(《中国体育报》07版)

     2008年5月24日 ,正在全国人民抗震救灾如火如荼之际,住在北京市东城区东四十三条的残疾姑娘关艳却收到了一封DHL快件递来的信。这封信来自瑞士洛桑,信的封皮有着清晰的“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的印章。

  信的内容里写到,“我要感谢,一直以来您对奥林匹克运动的关注和参与。对于您的当选(火炬手),我向您表示诚挚的祝贺。我祝福您的未来一切顺利。” 落款赫然是“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主席雅克·罗格”。

  这封来自国际奥委会的信,为何而来?一个普通的北京姑娘,又为何被奥委会主席所关注?

  我要把奥运精神带到每个角落

  今年2月底,关艳正在为自己刚刚当选奥运火炬手的消息而激动着,这个从 14 岁就因为脊髓压迫症与轮椅相伴的女孩儿,期待着人生的“又一次起航”。

  但是,来自家人、朋友、同事和学生们的祝福并不能让她平静下来,一个大胆而疯狂的念头油然而生:为什么不给罗格主席写一封信呢?让这个奥林匹克运动的领航者也知道我的加入,我会把奥运精神带到中国的每个角落。夜不能寐的关艳,在电脑前飞快地敲着,一气呵成地写下了如下文字,“我想告诉您,虽然我身有残疾,但我会遵循‘更快、更高、更强’的奥运精神,不断努力,不断挑战自己。我将会通过我工作的地方,通过现代化的信息网络,将奥运精神带到中国的每个角落。”

  轮椅上的英语老师

  今年35岁的关艳14岁时因患脊髓压迫症下半身瘫痪随后休学。但是,她的生活并没有因为轮椅而逊色。休学8年后,关艳开始自学英语,先后被大连外国语学院、北京外国语大学录取,取得英语专业八级资格证书,现在中国人民大学攻读英语语言学在职研究生课程。20多年来,这个外表普通、身体孱弱的姑娘,凭着一份坚定信念,为实现心中的梦想而努力拼搏。

  随着北京奥运会的日益临近,关艳又想着如何为奥运会、残奥会出点力。她发挥自身特长,成为北新桥驻地部队和社区一家餐饮企业的英语辅导员,还在社区义务开设英语班。数年来,她不辞辛苦,认认真真讲好每一堂课,更是结合讲课对象的实际工作生活情况,有针对性地提供辅导,对大家的问题也都耐心解答,用自己的一技之长贡献着一份力量,回报社会的关爱。现在关艳的学生从几岁的到70岁的都有。

供稿:

编辑:

2008年07月01日 00:00

大连外国语大学新闻中心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1-2020 news.dlufl.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