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野蛮女友》(上)和《蓝色生死恋》在中国都有很高的人气。
《大长今》摆脱了过去历史剧题材的窠臼,将中医与美食的精妙文化贯穿在 70 集的故事中。然而通过 “ 长今 ” ,从历史长河以及人文风俗追根溯源,中韩文化可为渊源颇深。记者近日采访到了大连外国语学院韩语系主任何彤梅,在何彤梅看来,中韩文化渊源很深,韩国的许多文化特色也在继承中发展,而随着中韩两国政治经济的进一步加强与合作,中韩文化的良性、理性交流更应该作为基础,得到不断发扬。
中医借鉴最为明显
何彤梅告诉记者,从饮食、服饰、医学以及人文生活风俗来看,除了韩国饮食模式和中国饮食模式有很多相似之处,其中 “ 中医 ” 对韩国医学的影响最为突出。 “ 在韩国人眼中,除了奠定医学基础的《东医宝鉴》、《医方类聚》等医学巨著外,从许多药名和医方中都能看到汉文化的痕迹,几乎 99% 的汉药都是用中文作为标记名称,就是现如今去韩国的汉药房,也全部是中文做的标记,而这里面的韩字,也就是中国的古汉语。 ”
何彤梅介绍说,韩国医学也有自己的传统部分,比如他们提倡的 “ 身土不二 ” 。 “ 人的身体无论是吃的食物、还是穿的衣服都应该与生存的土地密不可分,其实就是对 ‘ 洋货 ’ 的拒绝,因为他们认为 ‘ 洋货 ’ 是不适合他们的。 ” 何彤梅还告诉记者,中国人把中药更多用来治病,而韩国人则用中药作为进补的需要。 “ 比如过完秋天后,许多经济条件允许的韩国人会买来一些汤药作为保健进补的材料,补血补气等,这也算是中医文化在借鉴融合过程中所体现的差异吧。 ”
“ 韩定食 ” 体现宫廷饮食
中国人普遍对韩国饮食的印象是以辣为主,菜品清淡。何彤梅向记者介绍说,在这其中 “ 韩定食 ” 则更是古代宫廷饮食的演变,正如我们在《大长今》所看到的各式各样的宫廷美食。 “ 韩定食一般是用来招待尊贵的客人,一般吃的场所是特定的房间,不是玻璃的,到处贴的是一种 ‘ 韩纸 ’ ,摆设也是传统的古典家具,音乐也是传统的民族音乐,而菜品摆得种类也很多,种类越多,代表客人越尊贵,也不是都是素食,而是讲究荤素搭配,鱼类肉类都会有, ‘ 蒸排骨 ’ 是必不可少的。 ”
除了米饭,在韩国,也和中国人一样吃面条、喝粥,但是却有很大区别。 “ 比如粥类,中国人一般在早饭喝稀粥,而韩国人的粥则是一般给生病的人,以及老人食用,所以这些食品只能说是作为偶尔调剂而已。 ” 而且韩国的饮食许多是有寓意的风俗习惯,何彤梅就向记者举了 “ 年糕汤 ” 的例子。 “ 年糕汤一般是父母做给家里面临重大考试的子女吃的,因为取寓意为 ‘ 黏上 ’ 就是 ‘ 考上 ’ ,他们甚至把年糕黏在门上,这应该是从食物演变出的文化变迁。 ”
而韩国饮食文化还有一大特色就是发酵类、酱类很多,比如各式泡菜、鱼酱虾酱等。 “ 《大长今》中长今受到考验,品尝虾酱那个细节就能充分说明问题了,这也算是他们充分利用地域资源的特色之一。 ”
何彤梅讲述了一个颇为有趣的现象,就更体现了韩国饮食所独有的特色, “ 你在韩国人家里是见不到排油烟机的,因为他们的烹、炒几乎很少,而多为拌、炖,几乎很少用到油,而用油也只是在拌菜上面。 ”
儒家文化备受推崇
在何彤梅看来,历史的脉络发展以及历史关系造就了韩国文化有许多中国文化的印记。除了饮食、医药、服饰等生活习俗的影响,在何彤梅看来,儒家文化、包括礼仪则成了另一个显著的标签。 “ 韩国对儒家文化的保护做得很完善,比如著名的成均馆大学,它成为韩国儒教文化传承、体现最为集中的地方,所有的礼仪制度和校园规定都全部严格按照儒家思想而来。最典型的例子是同学进入到老师的办公室,离开的时候一定要面对着老师退着离开,而不允许转过身子走出去。还有在我们国家已经失传的 ‘ 祭礼乐 ’ 在他们那里也是保持得非常完整,而且得到了传承和发扬。 ”
文化交流不应该被抵制
随着韩国政治经济的不断发展,曾一度出现了 “ 韩流入侵 ” 的观念,就这个问题何彤梅认为,正常的文化交流不应该被抵制和打压。
“ 当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文化的沟通交流频繁是非常正常的,是很自然的现象,关键是交流的内容,如果是健康可取的、积极的东西,比如韩国人所具有的团结、奋发向上以及尊老爱幼等礼节方面,有什么必要去害怕和拒绝呢?兼收并蓄才是正确的态度,全盘否定或者全盘肯定都不可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