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探访旅顺大学城所在的盐厂新村
大学生来了 渔村变样了
大学城外建起了商业街,村民有了新的谋生手段;搬进楼房,村民生活质量大大提高;大学生的到来也让村里人学习热情高涨

图片说明:创业富民一条街
8月10日上午,十几辆装满行李的大卡车缓缓驶出大连医科大学的大门,向位于旅顺口区龙王塘街道盐厂新村的大学城进发,拉开了大连医科大学整体搬迁的序幕,至此,加上去年入住的大连外国语学院,已经有近两万名大学生在盐厂新村的大学城生活。近两万人的入住给小渔村带来了一轮又一轮冲击。昨日,记者走进盐厂新村时发现,这个几年前的小渔村如今已经成了高楼林立的时尚庄园。
经济
大学城给小渔村带来商机
随着大学城的建设完毕,两所高校的陆续搬入,大学城给周围村庄带来了无限商机。在距离大学城不远的商业街,记者见到,过去的街头地摊已经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林立的商亭和二层楼的门市,已经不见了当初渔村集市的模样,商业街已经向城市化靠拢了。
旅顺口区龙王塘街道盐厂新村的孔书记向记者介绍,大学城的到来不但给渔村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也带来了无限的机遇和挑战。盐厂新村村委会充分利用有限资源,在大学城沿路上建设了“创业富民一条街”,共设立了50多个商亭,在给大学城里的大学生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可以让那些失海失地农民有了经济收入。
孔书记说,以前当地很多村民都是靠出海打鱼、种地为生,在搬迁到新村后很多村民都失去了原来赖以生存的渔船和土地,但是,大学城提供的就业机会以及带来的商机,又让这些人重新找到了谋生手段。就像大学城的到来带动了附近的房价,很多老百姓光靠租房,就能带来一部分收入。
生活
离开土炕搬到了楼房里
10多年前的龙王塘盐厂新村的海边渔民怎么也不会想到,10多年后的今天,他们会离开祖祖辈辈生活的渔家土炕搬进楼房,更不会想到,他们能够像城里人一样,住上管理先进的小区。
两年多以前,盐厂新村的600多户村民集体搬迁,一些老人总觉得“故土难离”,给再多的钱、再好的房子都抵不上他们家的热炕头,在“不情愿”的心情中,他们搬进了新的生活小区。而现在,记者再次面对这些老人时,他们的幸福生活全部写在脸上。记者在新建的小区里看到,小区环境优美,服务设施齐全,几位老人正在广场上乘凉散步,他们带着孩子玩耍、聊天,和以前的渔村生活状态真是天壤之别。
一位老大妈告诉记者,现在用上了自来水、煤气,做饭十分方便。正在乘凉的另一位老人告诉记者,以前这个小区里的很多老人都是靠出海打鱼、种地为生,在搬迁到小区后,很多人都改变了生活方式,由原来的渔民变成了领取生活费的“退休工人”,村委会每年还给报销部分取暖费,生活很滋润。
文化
与大学生为邻,咱也爱学习了
大学城的到来也给整个盐厂新村带来了一阵文化气息,激发了很多村民学习新知识的愿望。
据孔书记介绍,今年的6月12日,大连外国语学院英语学院与盐厂新村在大外校园举行了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协议签字仪式。大学生实践基地成立后,英语学院志愿者定期邀请盐厂新村村民参加志愿者团所开展的义务讲授英语活动,为村民普及讲授英语知识,传播英美等异域文化,并与农村青年开展各种互动型文娱体育活动。同时,盐厂新村也向英语学院学生介绍有关当代农村生活等方面的知识,使志愿者们充分了解新农村、新农民的生活,使学生们能学习到课本上无法获取的知识与实践经验,达到互利共赢的目的。
孔书记告诉记者,目前,村委会还与大连外国语学院签订了合作协议,大外为全村的小学生进行英语培训,每周一次,受到很多村民欢迎,很多成年人也提出来希望参与进来。
治安
增加专职保安队
孔书记告诉记者,大学城给盐厂新村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挑战。以前整个新村所有村民加起来也只有3100人,但是随着两所高校的陆续搬迁,光学生就有近两万人,还有不断涌进的外来人员,给整个新村的社会治安带来了巨大压力。为此,村委会开设了专职保安队,配备了先进的通讯和监控设施,加强了和当地派出所的合作,确保遇到问题及时通报,还在大学城主要道路增设了监视器来确保整个大学城和社区的安全。
记者在采访中还了解到,虽然大学城给当地村民带来了很多商机和生活上的改变,但是大学城附近缺少大型的综合性商场、村委会和大学之间还需要更多的磨合等等问题都是需要时间来解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