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媒体大外 - 正文

旅顺口区区委书记张荣杰: 高知识群体聚集提升城市竞争力(《大连日报》C2版)

塔河湾,生机盎然的大学城。

   “按照规划,旅顺南路软件产业带预计吸纳10万至12万的软件人才,其中高端科技人才应该能占到1/5左右。”这是中共旅顺口区区委书记张荣杰在接受记者专访时介绍说的。他说,旅顺南路软件带将按照“城”的概念去发展和建设,而且这个“城”的建设除了考虑产业需要,进行生产性基础设施配套以外,还必须考虑如何打造一个与十几万人的高知群体相适应的居住、娱乐、休闲的功能区的问题。

  旅顺口区政府的总体思路是:按照“现代化、国际化、特色化、生态化”的原则,将旅顺南路软件产业带建设成为融自然、生态、人文于一体的滨海新型软件产业区。     

  记者:旅顺南路软件产业带的区域范围是东起黑石礁的东北财经大学,盐厂拟建设的“大学城”,这片高知识经济产业带对旅顺的发展战略意义具体是什么?
    张荣杰书记:这个问题要从旅顺口区长远发展的功能定位谈起。旅顺口区长远发展的功能定位是:生态型旅顺和科技型旅顺。生态型旅顺建设,就是要通过几十年的努力,把旅顺口区建设成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生态良好、环境优美并达到良性循环的生态型城区。科技型旅顺的建设,就是要把发展的重点放在与环境相益、有持续发展能力的科技和教育产业上来,经过几十年的精心培育,把旅顺口区建设成为以科教产业为主体、以创新为发展根本动力的科技型城区。十一五期间,旅顺将深入实施“环境优先、科教兴区、工业强区和城市化发展”四大战略。旅顺南路软件产业带和旅顺大学城建设将为旅顺实施“科教兴区”战略提供新的产业支撑和项目的承载平台。
    软件业作为信息产业的核心部分,以其绿色环保、可变成本小、与其他产业关联度强、附加值高的优势,成为21世纪全球性的朝阳产业。加快旅顺南路软件产业带建设,不仅可以使旅顺原有的产业布局更加科学、完善,而且软件产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会促进旅顺经济的跨越式发展。为此,我们提出:在十一五期间,把旅顺南路产业带定位为软件、旅游和高新技术产业带,把黄泥川软件园区作为旅顺南路软件产业带的先导区和核心项目,重点发展软件开发、通信技术、信息服务等产业。
    旅顺的大学城建设对旅顺未来发展影响深远。大连医科大学、大连外国语学院的先期入驻,从近期看,可以提高城市的总体文化品位,促进周边商贸等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为旅顺的发展提供人才支持;从远景看,高知群体的聚集将带来相关领域可转化性科研成果,形成新的科研信息流中心,催生教育培训产业,这些都将为旅顺产业结构调整和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

  记者:随着近年的不断扩展建设,该区域是否将成为大连市集知识经济产业群、优美生态环境和新型高知识层次社区为一体的新功能区?该区域的发展前景是怎么样的?
    张荣杰书记: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从总体上说,旅顺南路软件产业带将朝着“城”的概念发展。在软件园二期的规划中,预计吸纳10万至12万的软件人才,其中高端科技人才应该能占到1/5左右。
    就旅顺黄泥川地块来说,将依托大学和科技用地,规划为软件产业研发和教育培训的主要功能区之一。配合生产功能布置部分低密度住宅区,设置一定规模的办公和生活配套的公共服务设施,从而在黄泥川地块形成功能完整、相对独立、自然生态和谐共生的“小镇”。

  记者:旅顺南路软件产业带以发展哪些行业为主?
    张荣杰书记:旅顺南路产业带为软件、旅游、高新技术、教育研发产业带,旅顺黄泥川软件园区作为旅顺南路软件产业的先导区和核心项目,将重点发展软件开发、通信技术、信息服务等产业。

  记者:建设旅顺南路软件产业带在西拓战略中处于什么样的地位?在大连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布局中又处于什么样的地位?它对于提高大连的核心竞争力、提升城市功能具有哪些重要作用?
   张荣杰书记:在大连市“西拓”战略框架下的旅顺南路产业带,其产业功能被明确定位为软件产业带,即依托凌水和旅顺两个大学城,规划建设旅顺南路产业带。软件带以软件及智能信息服务、高等教育及相关培训业务为主,适度发展滨海旅游业,按照“现代化、国际化、特色化、生态化”的原则,建成可与美国硅谷相媲美,融自然、生态、人文于一体的滨海新型软件产业区。
    大连市始终把国际化作为软件产业发展的特色之路,通过加速中国服务外包基地建设,促进中国软件产业国际化。在这样的背景下,旅顺南路软件产业的发展,会对大连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发挥重要的推动作用。同时软件产业所具有的高端人才聚集效应、对关联产业的高渗透效应,必然对提高大连市城市核心竞争力、提升城市功能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记者:大学城的建设也是形成该“知识经济产业带”的主要因素之一,请详细介绍一下大学城的整体规划定位、发展规模、发展战略,大学城具体将引进哪几所高校,规模如何?
    张荣杰书记:旅顺大学园区位于旅顺口区龙王塘街道盐厂新村,在旅顺南路两侧及郭水路东侧,总体规划面积9平方公里。规划区域依山傍海,风景秀丽。大连医科大学和大连外国语学院占地面积2.5平方公里,其中大连医科大学占地面积1.5平方公里,大连外国语学院占地面积1平方公里。目前,大连外国语学院已经入驻大学城,大连医科大学也将于今年9月整体搬迁入驻。着眼未来,旅顺将继续加强大学城建设,争取吸纳更多国内知名高校入驻。

  记者:旅顺靠什么优势吸引大学城选址此处的?
    张荣杰书记:一是基础设施条件优越。旅顺口城区距大连市区45公里,距大连周水子国际机场30公里,随着大连市“西拓北进”战略的实施,旅顺口区已经被纳入大连市主城区。境内有南、中、北三条公路通往大连,沈大高速公路延伸后将直达旅顺新港,拥有百年历史的旅顺火车站可以提供便捷的铁路客运、货运服务,2006年通航的烟大火车轮渡使旅顺成为连接我国东北地区和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的重要交通枢纽。引碧入旅、城乡电网改造等工程的竣工,使旅顺城乡生产、生活水电供应充足。
    二是自然条件得天独厚。旅顺口区的林地面积为20795公顷,年均完成人工植树造林面积20000亩,森林覆盖率达51.3%;城区绿地覆盖率达到51.7%,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5.7平方米,城区共有公园、广场11个。旅顺口区具有北温带季风气候特征。四季分明,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平均气温10摄氏度,日光充足,年日照总时数2571.9小时,日照率59%。全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约为351天,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6.2%,始终保持在大连市前列。旅顺口区先后荣获“全国生态示范区”、“全国绿化达标区”、“辽宁省模范卫生城”等殊荣,享有“大连的后花园”、“渤海明珠”的美誉。
    三是旅游资源丰富。旅顺口区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级森林公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甲午战争、日俄战争等遗迹为主的人文景观,以世界奇岛———蛇岛、鸟岛,老铁山鸟栈、黄渤海分界线、龙王塘樱花园等自然、海滨风光为主体的自然景观,构成了8大景区、72个景点、54个文物保护单位和13个海滨旅游度假区。全区旅游设施和服务环境不断改善,旅游项目不断拓展,形成了自然风光型、人文古迹型、休闲度假型、民俗风情型四大类型,休闲产业日益成熟,成为中外游客观光、旅游、度假的热点地区。
    四是产业发展后发优势强劲。“十一五”期间,旅顺口区将全面实施“环境优先、科教兴区、工业强区、城市化发展”四大战略,按照“一城、两区、三带”总体布局,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临港产业、旅游业、航运物流和现代农业等重点产业。

  记者:大学城的建设与旅顺南路软件产业带的产业互动关系如何?政府将如何进行引导?
    张荣杰书记:目前,旅顺南路的大学城已经有大医、大外两所高校入驻,事实上除这两所高校外,大连交通大学软件学院与辽宁对外贸易学院已经先期进驻离此不远的旅顺经济开发区,这些高校将为旅顺南路软件产业带提供 IT类、营销类、外语类等多方面人才。
  反过来说,旅顺南路软件产业带的发展又会为这些高校的毕业生提供施展才华、发挥价值的机会,旅顺区委、区政府希望高校能够与旅顺南路软件企业群建立一种良性的互动关系,除了人才上的供给与吸纳关系外,更应该建立一种产学研逐步一体化的关系,一种互利共赢、互相协作的关系。为此,我们将调动包括行政资源在内的多种力量,搭建双方沟通与合作的平台,促进上述三种关系的确立。

  记者:这片高知新经济产业带已日益成熟,随着高知人群的日益增多,政府将如何规划和进行相应的配套建设,如居住、娱乐、休闲等?
    张荣杰书记:目前,旅顺南路已经拥有水上人间假日酒店、湾山高尔夫球场、白银山温泉城等一批旅游、休闲娱乐项目,从生活设施配套的角度出发,我们还要高水平地规划建设一些地产项目。
  这些项目的逐步完善会不断强化旅顺南路软件带的娱乐、休闲、居住功能。
  总之,未来的旅顺南路软件产业带将不仅拥有软件及动漫产业开发、商务办公、购物中心、旅游度假等产业、商业、生活元素,还将继续保有原生态的逶迤的山峦、叠翠的树林、怪异的礁石,变化莫测的大海等自然元素,不竭的创造力和财富会从“城”中充分涌流,完善的配套,工作、生活、消费尽可在“城”中得到满足。

供稿:

编辑:

2007年06月15日 00:00

大连外国语大学新闻中心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1-2020 news.dlufl.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