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媒体大外 - 正文

第六届辽宁文学奖三奖项结果揭晓

    日前,第六届辽宁文学奖的文学评论奖、文学翻译奖、青年作家奖以及第十一届辽宁曹雪芹长篇小说奖在沈阳评出。丁宗皓的《在碎片上》,张学昕的《南方想象的诗学》,孙玉华、王丽丹、刘宏的《拉斯普京创作研究》,赵凌河的《中国现代主义文学理论研究》获得文学评论奖;王春、杨晶译《爸爸失踪后》,李冬梅译《老头们和白宫》,高海涛译《菲利普·拉金诗选》获得文学翻译奖;张鲁镭、沙爽获青年作家奖。第十一届辽宁曹雪芹长篇小说奖入围作品共有5部,经评委会依据 2/3评委通过、不记名投票方式决定,第十一届辽宁曹雪芹长篇小说奖空缺。于晓威的《我在你身边》、周建新的《老滩》获评委提名。

  辽宁文学奖是由辽宁省委宣传部设立、辽宁省作家协会主办的省级文学专业奖项。本届评奖活动共收到参评作品59人、篇(部),初选入围作家 8名,文学评论作品10篇(部),文学翻译作品5篇(部),长篇小说5部。评奖过程严格依据 《辽宁文学奖评奖章程》进行,本着公平、公开、公正、透明的原则,评奖前对入围作家与作品进行了网上公示,广泛接受社会监督。评奖过程中,每一个奖项都经过宣读初审意见、评委充分讨论、最后无记名投票决定获奖作家与作品。

  从本届报送作品的整体质量来看,辽宁文学在理论研究、文学创作数量与质量方面都有所提高。比如,文学评论奖项此次共收到了24篇 (部)作品,研究范围涉及到了诗歌研究、作家作品论、外国文学研究、文艺理论研究等。获奖作品质量从全国研究水准来看也毫不逊色,丁宗皓的《在碎片上》曾获 2009年度《当代作家评论》奖,张学昕自2001年以来连续4届获得辽宁文学奖的文学评论奖的殊荣,本届获奖的《南方想象的诗学》同时入围第五届鲁迅文学奖。孙玉华等的《拉斯普京创作研究》填补了国内拉斯普京研究的空白,为国内同行提供了丰富的研究借鉴的第一手资料。长篇小说创作一直是辽宁文学创作的一个薄弱环节,辽宁作家在此方面做了不懈的努力,近年创作质量有所提升。本届长篇小说奖,虽然报送作品有12部,经过慎重筛选,有5部作品入围。评委们经过深入阅读作品和认真严肃的探讨、交流,一致认为,辽宁作家在认真深入生活,展现东北文化与历史、关东地域特色,努力反映当下现实生活与批判能力等方面都有所增强,呈现出长篇小说创作新的可能性,但在生活现实与艺术精神如何转化和在更高的精神层面的理解与处理上把握得还不够好,因而导致作品往往以繁重的现实存在压迫甚至损害作品艺术精神的体现与追求,使得作品很难上升到一个更高的、普世的精神层面,影响了作品的艺术生命。评委会依据2/3评委通过、不记名投票方式决定,第十一届辽宁曹雪芹长篇小说奖空缺。为了积极推进辽宁的长篇小说创作,鼓励作家创作出更好的长篇小说,评委会给予于晓威的《我在你身边》、周建新的《老滩》以评委提名。辽宁曹雪芹长篇小说奖自1997年设立至今已举办了11届,前后共有5届空缺,此前第二、三、七、八届也均为空缺。(李桂玲)

供稿:[10月11日]《辽宁日报》

编辑:孙琳

2010年10月22日 00:00

最新动态

大连外国语大学新闻中心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1-2020 news.dlufl.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