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媒体大外 - 正文

半岛晨报:大外毕业生给总理当随行翻译

  a06ba09c_2.jpg 

    近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会见日本经济界代表团,积极推进中日韩自贸区和RCEP谈判进程。总理身后随行的翻译吸引了很多人的目光——她就是大连外国语大学日本语学院06届优秀毕业生洪晔。 

优秀外交官的基础在大学打下 

    洪晔出生于1984年,安徽芜湖人。2002年-2006年,在大连外国语大学日本语学院学习。2006年9月进入外交部工作。近几年,洪晔多次担任博鳌亚洲论坛年会、中日韩领导人会议、中日财长对话、中日韩环境部长会议等活动的中日同传工作,多次承担国家领导、部委领导的日语交传工作,多次担任中日领事、国际法、人权、非洲事务等双边磋商的交传工作,多次作为翻译随中宣部、中央党校、团中央等有关部门重要团组出访日本。 

    在驻日使馆工作期间,洪晔担任使馆新闻发布会翻译工作,多次承担国庆招待会、妇女节招待会等活动主持、翻译工作。在国内工作期间,多次参与日本首相等重要来访团组接待工作,多次参与我国领导人访日、中日领导人多边场合会晤等相关工作。 

    在洪晔的基础日语课教师徐文智印象里,她进入大外日本语学院学习之初,在基础日语课堂的交流中,能够感受到明确的学习目标,特别是零起点学习一门全新外语付出艰辛努力的决心。四年里,洪晔扎实学好每一门日语专业课的心气一以贯之,最终为她做一名优秀译员、优秀外交官的梦想打下了坚实的专业基础。 

京外高校中考入外交部人数最多的高校 

    “洪晔校友2002年考入大外日语语言文化专业,一直担任班级学习委员,在专业学习上是同学的表率,专业成绩始终位于年级前列。洪晔是关注细节、心系大局的有心人,4年如一日的课内课外学习、各种社会实践锻炼她成长,雕琢她成才;她也是一个勇于开拓、厚积薄发的有心人,课余时间的海量阅读,为她磨砺道德品质、丰富人文素养、提升综合素质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精神养分。”她的辅导员薛海民老师如是评价。 

    截至目前,大连外国语大学共有百余名毕业生先后进入国家外交部工作,被誉为“京外高校中考入外交部人数最多的高校”。洪晔引以为幸福的,莫过于当她走出无比热爱的大外后,有幸走进了同样爱得深沉、志同道合的外交官群体,投身于无数人梦寐以求的神圣的外交事业洪流。他们随行在国家领导人身边,忙碌而神秘;他们说,忠于祖国、忠于人民、站稳立场,是他们的依归;他们说,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是“达其意,通其欲”,永远有“遗憾”…… 

    链接 
    洪晔职业经历 
    ●2006年11月-2010年7月,外交部亚洲司日本处,科员、随员。 
    ●2010年8月-2011年8月,日本筑波大学国际学硕士。 
    ●2011年9月-2012年7月,外交部亚洲司日本处,随员。 
    ●2012年7月-2016年2月,中国驻日本大使馆新闻和公共外交处,三秘。 
    ●2017年2月至今,外交部亚洲司东北亚处,二秘。 

    影响 
    学姐的成长故事激励学子 
    洪晔的成长故事在大连外国语大学一经传播,迅速在朋友圈引起广泛转发和点赞,显示出榜样的无穷力量。(下面是校友跟帖): 
    ●“身为大外人,身为大外日院人,能够有如此优秀的前辈做榜样,真的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情。学姐如此优秀成绩的背后一定也付出了不为人知的努力,这也是我们需要学习的地方。期待自己也能够成为这样优秀的人才,相信榜样的力量会带领更多大外人取得更加辉煌的成绩。” 
    ●“一直觉得外交官是个神圣而遥远的职业,一直以为这是我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直到了解学姐的经历,我才有勇气重拾这个梦想,学姐是大外的骄傲更是我们的指路明灯。” 
    ●“我们学校很多优秀的学长学姐都去了外交部工作,把自己的青春年华献给了国家。相信学姐看到这篇推送,一定会热泪盈眶吧,因为母校为她感到骄傲、自豪!” 
    ●“大外的骄傲,我们的榜样!但学姐光鲜亮丽的背后,可能是我们想象不到的辛苦与付出。做一个优秀的人,努力的汗水是最基本的筹码,向学姐学习,向自己的未来砥砺前行。” 

    半岛晨报、海力网记者辛敏娟

    原文链接:http://epaper.hilizi.com/shtml/bdcb/20181009/20181009A061.shtml

供稿:半岛晨报10月9日 A06

编辑:

2018年11月15日 00:00

大连外国语大学新闻中心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1-2020 news.dlufl.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