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玉华现任大连外国语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俄语教学研究会理事、全国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俄语组副组长、辽宁省外国文学研究会会长、辽宁省翻译家学会副会长、辽宁省作家协会会员等。1974年毕业于大连外国语学院并留校任俄语系教师,先后担任俄语系教研室主任、系团总支书记、院团委常委,俄语系系主任等职务。曾先后在黑龙江大学、北京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以及原苏联列宁格勒大学进修学习,并于2000年11月在俄罗斯国立赫尔岑师范大学获教育学博士学位。2001年9月任大连外国语学院常务副院长,2002年12月任大连外国语学院院长至今,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是辽宁省第九届人大代表、党代表和大连市第十届人大代表。
在三十多年的教学和管理工作中,孙玉华先后荣获中国首届高等学校百名教学名师、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三八”红旗手、辽宁省劳动模范、辽宁省优秀教师、辽宁省优秀共产党员、辽宁省中青年科技拔尖人才、辽宁省第四批省级优秀专家、辽宁省十大杰出女性、大连市劳动模范、大连市优秀专家、大连市优秀教师等荣誉;被评为第九届大连市“十大女杰”、“10年,她们奉献大连”十佳优秀女性。
作为一名党的干部,孙玉华一贯拥护党的路线方针,具有较高的政治觉悟。自担任领导工作,尤其是担任学院院长以来,她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认真履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积极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把学院整体利益和全院教职工的切身利益放在首位。在领导岗位上,她严格执行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严格履行校长的各项职责.严以律己、宽以待人。多年来,她以博大的胸襟、睿智的目光、先进的教育理念,开创了大外教育事业发展的新局面。
自担任院长以来,孙玉华把大外的事业视为自己的生命。她深谋远虑,锐意改革,不断创新,探索出了多层次、多元化的国际化办学特色和复合型、复语型人才培养新模式。为了保障和提高学院的教育教学质量,她不断加大学院的师资引进力度,并亲自到外地招聘博士生和副高以上的高级人才到学院任教。在她的不懈努力下,近三年来,学院共引进国外留学归国人员32名,引进和培养博士生55名,为实现学院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扎实的人才基础。作为一名院长,孙玉华始终把教学质量看作是学院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以改革促发展,以质量求生存”,三年来,在孙玉华的推动下,学院的学科专业建设、课程体系建设、人才培养模式以及教学手段等改革都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国家级和省级精品课程、省级重点学科以及省和国家级教学名师等评选工作学院都榜上有名。学院的教育事业取得了跨越式发展,不仅招生规模翻了一番,而且在办学层次和学科建设等方面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目前,学院的本科专业已经增加到18个,硕士点增加到9个,其中外国语言文学硕士点为一级学科授权点,这一硕士点的学位授予权使大外拥有了在外国语言文学领域自主设立二级硕士点、不需要再经过国家和省有关专家评审的权利。为紧密结合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对各类外语人才的需求,大力加强学科建设,近年来,学院新增设了对外汉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双语计算机软件、新闻学、音乐学以及英日、日韩、法英、德英、俄英等复语型专业,填补了老工业基地振兴对相关人才需求的空白。为满足辽宁省行业经济发展对精通日、韩语言的软件人才的需求,开展了具有较强针对性的软件人才培养工作。其中,为美国惠普(大连)公司员工开展的计算机软件和外语培训项目获得惠普亚太地区最佳培训项目。孙玉华为学院向多科性外国语大学迈进做出了重要贡献,得到了全院师生的一致好评。
作为院长,孙玉华深知谋划未来是一所高校能够生存和发展的前提。我国加入W T O以后,面对国际市场的竞争和挑战,她在全校倡导,要树立教育国际化的理念,树立全球意识,将教育发展事业纳入全球的视野去考虑。孙玉华十分重视学院的对外交流工作,勇于创新、敢于创新,她身体力行,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不断加强与国际高校和学术组织的交流与合作,着力打造国际化办学特色,突出人才培养的目的性和专业性,取得了积极的成果。在她的推动下,学院现已与世界上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90所科研院校建立了实质性的合作与交流关系。这不仅丰富了学院的人才培养模式(现已经与俄罗斯、日本、韩国、英国、法国、芬兰等国的高校以“2+2”、“3+1”、“4+l”等办学模式联合培养本科生和研究生,其中学院与俄罗斯远东国立大学“2+2”联合人才培养模式,已列入中俄两国政府间项目),为广大教师的出国培训和深造搭建了平台,更为重要的是,这些合作与交流也极大地促进了大连市和辽宁省的对外影响和招商引资工作。孙玉华在日常的对外交流中,非常重视这一点,在历次的出访和接待外宾的时候,她总是不失时机的介绍大连市和辽宁省的城市建设和经济建设,并对我省的对外开放和招商引资政策都作了介绍。如2004年出访蒙古的时候,蒙古总理曾亲自接见了她,并通过她详细了解了大连市和辽宁省的经济建设情况和对外开放政策。蒙古的新闻报纸和电台对她进行了专访,她在介绍大外的对外教学情况的同时,全面介绍了大连市的社会经济发展和投资环境等,随后即有6名蒙古学生到我院学习,并与蒙古签署了长期合作交流协议。在日本,为了表彰她为中日友谊和教育所作的贡献,日本创价大学授予她“文化教育奖”,同时,日本媒体对她本人和大连市做了大量的报道。极大的提升了大连市的国际化影响。
教书育人是孙玉华毕生最大的追求,她长期以来一直工作在教学第一线,自担任院长以来,她的教学任务也从未间断过。教书育人已经成为孙玉华人生的主旋律。她潜心研究教育教学理论和人才培养新模式,为此,她不断加强教学方法改革,努力探索适合中国学生的外语教学方法。结合国内外的教学方法.根据中国学生的民族心里特点和自身的教学实践,孙玉华在多年的俄语教学实践中总结了俄语教学的精讲多练原则、交际原则、情景原则等重要教学原则,创造和模拟了真实的俄语交际环境,极大地提高了语言应用能力和俄语思维能力,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效果。她以俄语语言学、外语教学法、心理语言学、语言文化学等方面的研究成果,整合当代中国学生学习俄语的非语言环境因素,利用和挖掘教学篇章的潜力和内涵,探索出“俄语篇章整合教学法”,获得了俄罗斯和国内教学法专家的好评,被认为“更适合中国学生学习俄语的方法”。
孙玉华在全校倡导:教授要上讲台,要为本科生上课。孙玉华是这么要求的,她也是这么示范的,2004年她所教授的《高级俄语综合课》被评为全国精品课程,这是全国唯一获此殊荣的小语种。她所教授的学生曾获得全国俄语大赛二等奖、东北地区俄语大赛一等奖、东北地区俄语大赛研究生组二等奖的好成绩,为学院争得了极大的荣誉。教好书的同时,她更看重育人工作的重要性。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她总是采用多种方式激励学生、鼓舞学生,教育学生团结、乐观、向上的集体主义精神,并注重对学生抗挫折精神的培养。“君子之道,僻若行远,必自迩;僻若登高,必自卑”,她总是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将自己所恪守的做人的格言传递给学生。由于她突出的教学成绩,在200 3年9月全国首次评选的中国高等院校百位教学名师奖的评比中,她获此殊荣。出于对这个奖项和对中国高校为数不多的女性院长的关注,“光明日报”、“现代教育报”、“大连日报”、“半岛晨报”、“大连晚报”以及“干部之友”等报刊争相做了报道。
孙玉华十分重视科研工作,始终坚持教学与科研的相互促进、相互影响,多年来。先后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4 0余篇,编撰出版专著《俄语实践语法》等7部,主编图书、辞书《俄汉外经外贸词典》等8部,在国家级刊物发表科技资料近10万字,科研项目《拉斯普京创作研究》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立项,并多次荣获国家级、省、部级教学及科研成果奖。其研究对推动全国俄语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她被同行公认为俄语专业的学术带头人和国内俄语界拔尖人才,在全国俄语界享有很高的声望。
作为大连市人大代表,孙玉华每年都在人代会上为大连的建设发展,提交重要的提案。为进一步提升大连国际化都市形象,2004年在大连市人民代表大会上提交的“大连百万市民学外语活动”提案,得到了大连市领导的高度重视。她发起策划了大连市民学外语5年规划活动,目前,此项活动正在扎扎实实开展。为迎接2008年奥运会,学校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经济之声联合举办“迎奥运全民英语、全民日语大课堂广播讲座”,获得广泛好评,为加快“大大连建设”的步伐,学校与大连电台文体频率等单位联合举办了“建设大大连全民外语大课堂”活动……这些社会服务为大连乃至辽宁的国际化发展做出了贡献。
目前,大连外国语学院正在进行新校区建设、办学体制改革等重大发展任务,孙玉华院长正抱着对历史负责、对大外负责、对全院教职工负责的责任和勇气,带领着全院教职工以饱满的热情和昂扬的斗志,为新校区建设,锐意进取、团结拼搏。2007年一座占地1500亩、总建筑面积42万平方米的现代化、智能化、数字化、科学化的新校区将在大连旅顺口区落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