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促进中蒙俄三国建立良好的合作机制并逐渐拓展合作领域,4月30日,首届“中蒙俄三国合作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大连外国语大学举行。此次研讨会由外交部和外交学院主办、大连外国语大学承办,这是三国共同举办的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学术研讨会,也是大外作为高等学校,因为其语言优势和科学研究能力参与“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发挥智库作用,承担地方大学社会责任的重要体现。
会议期间,外交部亚洲司领导,蒙古国驻华使馆公使衔参赞巴特棋棋格·图,俄罗斯联邦驻华使馆公使衔参赞陶米恒,大外校长孙玉华、副校长刘宏,以及来自三国智库、研究机构及高等学府的40余位专家和学者共同围绕“中蒙俄三国合作的重要意义”、“三国合作的可能领域”、“三国合作的困难与挑战”、“合作的政策建议”等议题对中蒙俄合作各领域涉及的问题进行全面深入讨论,并向三国政府提出政策建议。
大外校长孙玉华在开幕式致辞中表示,2014年9月,中蒙俄三国元首会晤达成共识,三国将在“丝绸之路经济带”、“跨欧亚发展带”和“草原之路”倡议的框架内共同建设中蒙俄经济走廊。作为“一带一路”重点打造的六大跨区域经济走廊之一,中蒙俄经济走廊的启动将为三国经济合作带来重大发展机遇,这充分体现了国际政治新秩序中的创新思维,并将为互为近邻的三个国家发展提供崭新平台与动力。
中蒙俄经济走廊东北通道连接我国东北三省,向东可以抵达海参崴出海口,向西到俄罗斯赤塔进入亚欧大陆桥。同时该走廊将东北地区实力最强的城市连接在一起,特别是辽宁沈大经济带,为其他地区进入该经济走廊提供方便的陆海通道,并加强沈大经济带与京津冀地区的有机联系。大连是胶东文化和东北文化的交融地,在历史上与俄罗斯及蒙古均具有悠久的经济、贸易和文化联系,必将作为中蒙俄经济走廊东北通道上的重要港口城市而担当重要角色。
近年来,大连外国语大学积极与国家战略对接,充分发挥多语种多学科和多元文化优势,成立了东北亚研究中心、中日韩合作研究中心,2015年初辽宁省教育厅批准筹建东北亚外交外事协同创新中心。学校俄语专业成立于1970年,历史上也曾经开设过蒙古语专业。俄语专业现为教育部特色专业,俄语学科为辽宁省优势特色学科。学校现拥有中俄大学生交流基地、俄语中心。学校现为上合组织大学中方校长委员会主席单位。2010年9月俄罗斯前任总统梅德韦杰夫曾访问学校并称赞大外是中国学习俄语最好的学府之一。目前,学校与俄罗斯和蒙古近40余所高校开展交流与合作,每年俄罗斯和蒙古留学生近300人在校学习汉语和其他各专业。
此次研讨会是在蒙中俄三国合作机制逐渐建立,合作框架思路和基本原则逐步形成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非常有意义的会议。三国知名专家齐聚大连,全面深入讨论三国合作潜力、面临的挑战等议题,并向三国政府提出政策建议,具有实际意义。加强三国智库间的对话与合作,探讨三国合作的共同利益基础、优先领域、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寻求切实可行的对策,从而搭建三国合作的二轨对话平台,实现联合研究与合作交流的制度化。在三国共同建设中蒙俄经济走廊的过程中,大连外国语大学将积极发挥学科和专业优势,努力参与相关理论和政策的研究,推动中蒙俄三国在教育领域建立人文合作机制,并积极培养适应建设中蒙俄经济走廊所需的各领域高端人才,为经济走廊的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证。(贾铁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