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媒体大外 - 正文

搜狐网:立志办最好的孔子学院

    今年9月20日是大连外国语大学建校50周年纪念日,一批曾经在大外学习工作过的“大外人”纷纷回到母校,他们徜徉在新校区的校舍、林荫、湖畔、栈道,脑海里闪回自己在大外那些晨读夜诵的日出和月影,感慨白云苍狗沧海桑田。

    近年来,由大外承办的“孔子学院”分布欧亚拉美,是辽宁省在海外承办孔子学院数量最多的高校。日前,掌舵大连外国语大学十四年的大外校长孙玉华接受本报记者专访,讲述她以一个大外人担纲“文化交流使者”的故事。

01.jpg

    意外获奖  普京亲自颁发“普希金奖章”

    当天,采访刚刚开始就不得已被打断,由俄罗斯新西伯利亚教育局局长带队的一个访问团正在学校参观,活动快结束前,访问团再三要求“见一见你们的孙校长”,因为他们在出访前就听说过这个“不一般”的女校长,曾两次获得俄罗斯国家最高奖“普京奖”和“普希金奖章”,均由普京总统亲自颁发……

    之后的访谈,孙校长就从她那次“意外”得奖的经过讲起。

    她说,去年10月中旬的一天,她突然接到俄罗斯驻华使馆的简短电话,对方表示,俄总统办公室需要她的简历以及个人详细资料,要递交最高国家奖的评选委员会。虽然有些不明就里,但她还是提交了相关资料。十几天后,孙玉华接到了祝贺她获奖的第二次电话。之后,她又接到了第三次电话,对方说,俄罗斯总统办公室邀请她11月4日到莫斯科领奖,问她去不去?

    当时,距离领奖日只有一周的时间,虽然电话中说俄方会与外交部协调此事,但在孙玉华看来,这几乎是不太可能做到的事。不过,接下来,在外交部与省外办的协调下,孙玉华的俄罗斯之行所有手续一路绿灯。去年11月2日买到机票,11月3日孙玉华赴莫斯科。

    一踏上俄罗斯的土地,孙玉华明显感到此行规格非同一般—俄方给予了最高的礼遇,不仅安排入住高档的酒店,还给她配备了会说汉语的接待员。在克里姆林宫颁奖大厅,普京亲手为她别上“普希金奖章”。

    之前,俄方工作人员曾就是否发表获奖感言征求孙玉华的意见。身为俄语教授的她告诉对方,自己完全可以控制好讲话时间—她希望在克里姆林宫的会场发出中国人的声音。

    孙玉华有一分半钟发表获奖感言,她说:“今天获得"普希金奖章",我感到万分荣幸!我认为,这个奖章是对我所代表的大连外国语大学及全体同仁为巩固和推动中俄友谊所付出的努力和积极贡献给予的最高和最好的评价。尤其在俄罗斯民族团结日的特殊日子里,在克里姆林宫,我能获得由尊敬的弗拉基米尔·弗拉基米罗维奇先生亲自颁发的奖章,我更是感到无比的荣光。这使我更加坚信,我们所选择的俄语教育的人生道路是正确的,并且这条道路的方向与中俄两国人民的美好愿景是不谋而合的,我也坚信,这条道路也必将通向光明的未来。”

    颁奖典礼后的宴会上,孙玉华刚好与普京总统同坐5号桌,座位恰好对面,普京的脸上始终带着微笑。孙玉华用流利的俄语与普京交谈,她告诉普京,大连外国语大学坐落在辽宁省大连市的旅顺口,梅德韦杰夫曾经到大外校园访问;在大外,“有许多人是普京的粉丝,期盼总统在方便的时候访问大外。”普京闻言笑了,他说,“谢谢您的邀请,希望转告"粉丝"们,我十分爱他们。”

    一年前在克里姆林宫的情景清晰如昨,当时,到了现场才知道获得那么重要的荣誉,完全是个意外的惊喜。“普希金”奖是俄罗斯国家级奖章,得这个奖,孙玉华之前几乎是没有任何思想准备,这个奖项收到的上报人选很多,最后的获奖者名字是由总统办公室圈定。至于为什么自己能得奖,“好像一个谜”。

    现在想来,孙玉华认为这个奖章每年发给谁,与国家大的外交政策有很大关系。而自己的名字能出现在候选名单里,则应该是大外这些年作为“文化交流使者”做出的诸多工作得到外界认可的表现。

    8年7所  大外要办最好的孔院

    新世纪之初,为了发展中国与世界各国的友好关系,增进世界对中国语言文化的理解,中国国家汉办启动了“孔子学院”项目,“孔子学院”是由国内高校和机构参与孔子学院合作办学。2004年11月21日,全球第一所“孔子学院”在韩国首尔挂牌。

    在近年举办的第七、八届全球孔子学院大会上,孙玉华校长两次获得由国务院副总理、孔子学院总部理事会主席刘延东亲自颁发的“孔子学院先进中方合作院校奖”和“孔子学院先进个人奖”。国内高校中获后一奖项的只有三所大学,分别为大连外国语大学、南开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当时,大连外国语大学参与在海外承办的孔子学院已经有7所,分布在俄罗斯、韩国、日本、哥伦比亚、亚美尼亚、巴西等国家和地区,是辽宁承办孔院最多的省属院校。

    对于建立“孔子学院”的意义,孙玉华有很深的认识。20多年前,孙玉华曾陪同时任校长到芬兰的大学访问,对方校长在交流中提问,“你们说自己是"东方之龙",它到底是个什么形象?在我想象中,是像西方电影里展现的批斗、戴高帽、用鞭子抽人的野蛮地方。”孙玉华说,当时听到这话,她没有愤怒只有悲哀,之所以给外国人这样的印象,很大程度上是这些电影反映的是文革那个特殊年代,因为我们对自己国家的宣传不够,这一点,外语院校应该起到作用。

    所以,当承办时机成熟时,2007年,两个月时间里,大连外国语大学首次参与承办的孔子学院在俄罗斯新西伯利亚和日本岗山相继揭牌。

    目前,大外正向开办第8所孔子学院的目标冲击。孙玉华说,不仅要办更多的孔院,而且要办最好的孔院。

    记者在孙校长的办公桌上看到一份某个国家近期社会经济、政局形势分析报告。她告诉记者,大外正在考虑是否在这个国家开办孔子学院,但有分析认为,该国近期有政局不稳的可能性,所以,大家正在论证在那里办学的可行性。

    大外在海外已经开办的7所孔子学院目前都在良性运作,不但成为所在国人群学习中国语言文化的基地,也为当地与中国经济文化交流不断穿针引线。大外的孔子学院开到哪里,就把朋友交到哪里。常有在当地举足轻重的政界工商界人士通过与孔子学院打交道认识大连、认识中国,从而把发展经贸往来的触角伸到他们之前并没听说过的大连。

    就在采访前一天,孙校长刚和拉美某国政府来连代表洽谈合作。在她看来是有朋自远方来的一次叙旧,意外的是,对方随行“一哨人马”,客人也有点不好意思,但是从外交层面上说,他的确属于享有相当警卫级别的国家政要,这种警戒规格也是必需的。孙校长笑称,那架势一开始还真让人有点不适应。席间,宾主交谈甚欢,孙校长大方地表示,对方与大连的企业进入合作阶段,所需翻译等人员支持,大外会不遗余力。

    40年前,孙玉华迈进大外,成为大外女孩儿;40年后,她已是大外一校之长、博士研究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知名学者、上合组织大学中方项目院校校长委员会主席。孙玉华亲睹大外数十年间筚路蓝缕艰辛求索的不凡之路。大外的故事,真的要讲恐怕几天几夜讲不完,而大外作为文化交流使者的许多章节片段,精彩程度绝对不输“马可波罗游记”。孙玉华相信,大外已经踏出的这条文化交流之路未来还会延伸得很远很远……

 

 

 

供稿:搜狐网

编辑:孙梅轩

2014年11月03日 00:00

最新动态

大连外国语大学新闻中心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1-2020 news.dlufl.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