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媒体大外 - 正文

光明日报:写在10年之际——中国大学校长眼中的孔子学院

    编者按:十年寒暑话春秋。从2004年成立第一所孔子学院,到如今覆盖五大洲123个国家和地区的465所孔子学院和713个孔子课堂,孔子学院在第一个十年实现了前所未有的跨越式发展,成为加快汉语走向世界、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的重要平台和响亮品牌。

    孔子学院的成功发展绝非偶然,这不仅缘于其从语言入手、用文化交融的教学方式,更在于其开创了中外合作的办学模式。十年间,孔子学院获得了中外院校、政府机构、社会团体的多方支持。其中有国内200多所大学和上百所中小学直接参与了孔子学院(课堂)建设。他们如何评价10年来孔子学院的发展,从中又有哪些收获?

    在孔子学院成立10周年之际,18位大学校长和地方教育部门领导致函本报,畅谈他们参与孔子学院建设的感想。

 

    孙玉华(大连外国语大学校长)

    孔子学院分布世界各地,通过学院的课堂和我们教师、志愿者的日常行为、人与人之间的日常交往,国外的民众会重新理解中国,重新认识中国人,他们会发现中国人热情、勤奋、善良和友好。

    孔子学院十年的发展之路让我们清楚地看到,孔子学院不仅是海外汉语教学网络的中心基地,深化中外教育合作与交流的平台,更是推动中国与世界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孔子学院所在的当地社会不仅把它作为学习汉语的场所,更作为近距离了解当代中国的窗口和与我国进行教育、文化、经济、贸易等交流合作最前沿、最便捷的平台。

01.jpg

供稿:[9月27日]光明日报10版

编辑:孙梅轩

2014年09月27日 00:00

最新动态

大连外国语大学新闻中心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1-2020 news.dlufl.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