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孙玉华说,她最大的喜悦就是,在克里姆林宫的会场发出了中国人的声音。
“因为事前一无所知,那天,突然接到使馆打来的获奖电话,我非常的意外……”“颁奖那天,我们与普京同桌,我就坐在普京的对面。”11月11日,刚刚在克里姆林宫获得由俄罗斯总统普京亲自颁发的俄罗斯国家奖章——普希金奖章的大连外国语大学校长孙玉华接受了记者的采访,讲述了自己获奖以及参加颁奖典礼的情景。
很意外 突然接到获奖电话
“接到获奖消息,真的很意外。”孙玉华校长回忆说,大约十月中旬的一天,她突然接到俄罗斯驻华使馆的简短电话,对方表示俄总统办公室需要她的简历以及个人详细资料,以递交最高国家奖的评选委员会。虽然有些不明就里,但还是提交了相关资料。十几天后,孙玉华接到了祝贺她获奖的第二个电话。之后,她又接到了第三个电话,对方说总统办公室邀请她11月4日到莫斯科领奖,询问去还是不去?此时,距离领奖日只有一周的时间,虽然电话中说俄方会与外交部协调此事,但在孙玉华看来,这几乎是不太可能做到的事。
在外交部与省外办的协调下,孙玉华的俄罗斯之旅终于可以成行了,11月2日买到机票,11月3日出发前往莫斯科。
近距离 与普京同坐5号桌
到达莫斯科,俄方给予了最高的礼遇,孙玉华说,俄方不仅安排了高档的酒店,还给她配备了会说汉语的接待员。在克里姆林宫颁奖大厅,孙玉华与普京总统同坐5号桌,座位正好坐对面。一个半小时的颁奖典礼上,与总统近距离接触,孙玉华说,感觉普京的面庞很坚定,但脸上始终带着微笑。
在普京总统亲手为她别上奖章后,孙玉华发表了自己的获奖感言,她说:“今天获得普希金奖章,我感到万分荣幸!我认为,这个奖章是对我所代表的大连外国语大学及全体同仁为巩固和推动中俄友谊所付出的努力和积极贡献给予的最高和最好的评价……这使我更加坚信,我所选择的俄语教育的人生道路是正确的,并且这条道路的方向与中俄两国人民的美好愿景是不谋而合的,我也坚信,这条道路也必将通向光明的未来。”
最喜悦 颁奖礼上发出中国声音
普希金奖章是俄罗斯的最高国家奖,颁奖前,俄罗斯国家电视台记者还专门采访了她。中国中央电视台、新华社的记者也都到现场进行了采访。孙校长透露,由于颁奖仪式的时间需要严格控制,之前,俄方工作人员与其沟通颁奖事宜时,曾就是否发表获奖感言征求她的意见。她肯定地告诉俄方人员自己会发言,并且掌控讲话时长完全没有问题。孙玉华表示,作为获奖者中唯一一名中国人,自己最大的喜悦就是,在克里姆林宫的会场发出了中国人的声音。
从16岁进入辽宁外语专科学校(大外前身)学习俄语,40多年来,孙玉华在俄语教学领域为促进两国交流、巩固两国人民友谊作出了突出贡献,此次获奖,也是继2009年10月,她获得时任中俄两国总理温家宝、普京共同颁发的“俄语教育突出贡献奖(普京奖章)”之后,获得的又一殊荣。
采访中,孙玉华表示,获奖的荣誉更是大外俄语教学在国际上得到的很好认证,如今大外每年招收100多名俄语专业的学生,在全国高校中数量最多,作为校长,在推进文化传播和对外友好,她感到自己的责任很重,同时也是责无旁贷。
个人简历
孙玉华,现任大连外国语大学校长、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上海合作组织大学中方院校校长委员会主席、教育部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教育部俄语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俄语教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全国普希金研究会理事、辽宁省外国文学研究会会长、辽宁省翻译家学会副会长、辽宁省作家协会会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