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校园新闻 - 正文

辽宁师范大学陈榴教授受邀来我校文化传播学院讲座

    6月19日下午1时30分,文化传播学院诚邀到辽宁师范大学陈榴教授为学生传授以《汉字在朝鲜半岛的命运》为主题的学术讲座,文化传播学院周玉琨院长、科研处李多菲老师出席了本次讲座。

01.jpg

    讲座前,院长周玉琨首先简单介绍了陈榴教授近年的成就。陈榴教授是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中国语言学会会员,中国训诂学会理事,辽宁省语言学会会长、顾问。陈教授主要研究汉语语法史和汉语词汇史,近年侧重于汉韩语言比较,尝试从一个新的角度考察和研究汉语的沿革及其在汉字文化圈国家的地位。他在治学方面主张“博而后专”,恪守“实事求是”的朴学风格,涉猎广泛,视野开阔;强调打通古今、兼顾中外,既专注本学科领域的研究,又注意相关学科的发展。陈教授先后出版学术专著4部,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引起了较为广泛的影响。

    陈榴教授以其渊博的知识底蕴,深入浅出地向大家讲解了汉字与汉字文化圈的相关知识,对汉字在朝鲜半岛的传播与发展以及汉字文体的嬗变进行了生动而详尽的阐释。陈教授认为,汉语教育在古代朝鲜半岛长盛不衰,既有专门的汉语教育机构,又高度重视汉语教学的规范化,汉语书面语教学和口语教学同行并举,这一点《训民正音》的创制便可以佐证。然而19世纪末,由于近代中国的衰落及西方列强的入侵,半岛的汉语教育渐趋式微之势。1910年,朝鲜半岛沦为日本的殖民地,强制推行日语,冲击了传统的汉语教育;一些激进的民族主义者也主张废弃汉字、汉文,发动“爱国爱语运动”,抵制汉语。不过到了70年代,随着韩国的经济腾飞,汉语教育渐有起色。特别是1992年中韩建交以来,随着中韩两国经济、文化交流的不断深入,汉语教育终于迎来了生机勃勃的春天。汉语教育在朝鲜半岛的重新崛起、汉语和汉文学研究的全面振兴,正说明了汉字在当今时代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在朝鲜半岛乃至世界都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此次学术讲座以深厚的学术研究为基础,为我院中文类专业学生提供了最新的学术成果,也加深了对汉语的了解与热爱,为学生今后对汉语更深入的研究与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刘曦荷)

 

 

供稿:文化传播学院

编辑:孙梅轩

2013年06月25日 00:00

最新动态

大连外国语大学新闻中心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1-2020 news.dlufl.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