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校园新闻 - 正文

俄语学院为新疆籍少数民族同学举办庆祝“诺鲁孜节”活动

    3月21日,是国际诺鲁孜节,诺鲁孜节是维吾尔族,柯尔克孜族、哈萨克族、塔吉克族、塔塔尔族、乌孜别克族,撒拉族等民族的传统节日。

1.jpg

2.jpg

3.jpg

4.jpg

5.jpg

    为了让俄语学院新疆班同学在他乡度过一个难忘的“诺鲁孜节”,晚上6时,俄语学院新疆班举办庆祝“诺鲁孜节”学生联欢会。到场的老师有辅导员阿金沙、王健老师,4班班导师杜洪军老师等。参加晚会的不光有大一至大四的新疆籍少数民族学生,还有来给新疆同学拜年的汉族同学们,大家欢聚一堂,共度节日。联欢会由16级新疆班哈力扎提和买迪娜共同主持。

    我院阿金沙、杜洪军、王健老师分别祝福同学们节日快乐,希望同学们珍惜良好的学习条件,勤奋进取,健康成长,学有所成将来建设家乡,回报祖国。

    本场联欢会是为那些远离故乡、在外求学的新疆籍少数民族学生举办的,也是为了让他们感受大外这个大家庭的温暖,以解思乡之苦。这次联欢会精心准备了喜闻乐见的节目,各民族同学与老师们一起载歌载舞,其乐融融,定格了各民族一家亲的和谐画面。

    当然少数民族的“迎春节”,怎么会少了他们独特大方的舞姿和歌声呢?一首又一首的动听歌曲,一段又一段优美的舞姿,赢得了各位观众的热烈掌声。除了具有特色的歌舞以外另一个重点就是新疆饭菜,怎一个“香”字了得!

    最后,在节日欢快的音乐伴奏下,老师和同学们一起跳起了民族舞蹈,将欢庆节日的气氛推向高潮。(王健)

 

相关链接:

    3月21日是国际诺鲁孜节。诺鲁孜标志着春天的第一天,是天文学上的春分。古语中“诺鲁孜”是年首的称谓,“诺”意为“新”,“鲁孜”意为“日”,也就是“新年之日”。“诺鲁孜”节在2009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作为文化遗产和悠久传统和睦的象征,“诺鲁孜”节对于加强各国人民和睦,建立在互相尊重和平友好基础上的关系发挥着重要作用,对于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具有重要作用。诺鲁孜节是维吾尔族,柯尔克孜族、哈萨克族、塔吉克族、塔塔尔族、乌孜别克族,撒拉族等民族的传统节日。

 


供稿:俄语学院

编辑:黄文龙

2017年03月25日 00:00

大连外国语大学新闻中心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1-2020 news.dlufl.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