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9日下午,德语系教学工作研讨会在院第二会议室成功召开。院长孙玉华、教务处长刘宏参加了本次研讨会,并发表了重要讲话。
本次研讨会是在德语系全体教工充分酝酿和精心准备的基础上召开的,目的是通过开展广泛的教学经验交流和充分讨论,进一步明确学院的办学思想和发展定位,让大家更清楚学院的办学特色和发展优势。抓住机遇,切实提高我院的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高全院教学、管理工作的水平。

| 
|
孙院长在会上做了重要讲话。首先,对德语系工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指出德语系虽然年轻,但发展势头强,就业前景好,这就为德语系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德语系是一个团结务实的集体,在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中,每年都有新的起色。教师教学任务虽然繁重,但都在努力工作,扎扎实实地做好本职工作,特别是在本次的迎评准备工作中,一直走在学校的前列,这是全院都看得到的。这显示了德语系队伍整体素质。孙院长要求德语系教师,趁年轻多学习,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在科研上要投入精力,乘势而上。
第二,孙院长向德语系全体教师近距离地介绍了学院的发展前景和新校区的发展建设情况。她说,我院有十分广阔的发展空间,而且发展速度很快,如研究生推免权、全国俄语大学生交流中心落户在我院,两次俄语国际性会议在我院成功的召开,软件+外语等订单式人才培养协议的签署等。我院凭着独有的办学特色,朝着以外语为主的综合性大学快速发展。大外的特色,呈现出很强的发展后劲。
第三,孙院长以教学一线教师的身份深入地同大家交谈如何教书育人,怎样改进教学方法,进一步提高我院的教学质量。她指出,教师就是要教书育人,尤其是专业教师,育人的责任很重,要责无旁贷地肩负起育人的重要使命。通过严格管理和耐心教育,有开拓性地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孙院长指出,高校育人是主要任务,为了更好地为社会服务、为地区经济发展服务,必须以市场为导向,通过适当调整课程设置和人才培养模式,来满足社会需求,拓宽学生的出口。
最后,孙院长就大家十分关心的新校区发展建设和老百姓切身利益等方面的问题向大家做了通报。
孙院长的讲话赢得了大家一致掌声,激发了大家昂扬向上的情绪,鼓足了干劲,明确了方向,使研讨会掀起了高潮。
研讨会上德语系主任丛明才做了题为《专业德语基础阶段教学原则探讨》的专题发言,强调五个原则“听说领先,语篇为主,突出交际,传授国情,严格训练”,阐述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基本教学理念。高年级教研室主任付天海就在教学实践中的具体问题谈了“三脱节”现象,即语言和文化脱节、理论和实践脱节、知识和技能脱节,同时阐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基础教研室主任姚力做了题为《人材培养模式——突出学生在教学活动中主体地位》的专题发言。
教务处刘宏处长对德语系研讨会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向大家通报,就在当日上午,德语系丛明才教授获得了06年教改成果二等奖的喜人消息。她充分肯定了德语系的办学特色,一是国际化办学走在学校前列,二是在全校最早建立了教学实习基地。刘宏处长深有感慨地说“谁是最可爱的人,老师是最可爱的人。”同时就人才培养模式、国际化办学和学生实践基地等方面提出希望和要求,并鼓励德语系发扬所取得的成绩,再创佳绩。
德语系教学研讨会气氛非常热烈,与会人员畅所欲言。就如何给予留降级学生更多的关怀和帮助、如何做好早晚自习工作、如何通过教师讲座、学生班会讨论等形式拓宽学生知识面等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并达成了共识。
最后樊晓霞书做总结发言。樊书记对各位教师在本职工作中所做的大量工作、付出的辛勤努力给与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特别是评估工作中各位老师所表现出的高度责任感和奉献精神更为难能可贵。她说,这次教学研讨会开得非常成功,说明我们系是一个团结的集体,希望全系教师以此次研讨会为契机,继续发扬爱岗敬业精神,使德语系教学质量再上新台阶。
德语系近期还将就进一步落实教学研讨会提出的问题,做好迎评促建工作召开相应会议,把德语系的教学、科研、管理等各项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更高的档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