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校园新闻 - 正文

汉学院“大家讲坛”系列讲座之《走进“谐音字画”》

    5月14日,来自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孔子学院的资深汉语教师赵华女士在市外事办公室副主任刘舫及领事处副处长方泽群的陪同下受邀访问我校,并以《走进‘谐音字画’》 为题为我校师生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语言文化盛宴。汉学院全体教师及200余名中外学子聆听了本场讲座。

IMG_0033.jpg

    近年来,赵华老师对汉语词汇中的谐音字在视觉艺术中的映射现象做了研究与总结,提出了“谐音字画”的概念,并认为这门艺术是承载中国语言与文化双重信息的最佳载体,是华夏祖先留给世人了解汉民族思维观念与行为方式的宝贵财富,是拓展汉语词汇教学与文化教学的新途径。至今,已在海内外多所高校举办过多场有关“谐音字画”的学术演讲,著书《谐音“画”汉字》。

    讲座伊始,老师围绕“谐音字画”是什么,为什么要走进这些“谐音字画”,以及怎样走进三个方面进行讲述。老师用影视作品、生动的图片引出话题。从图像、谐音字和画意几个方面更加细致具体地解释了谐音字画的文化内涵。以“幸福喜乐”、“长寿康健”、“多子多孙”和“获利得益”四个方面为主题,让在场的师生更加清楚地认识到那些隐藏在传统书画世界背后的深刻寓意。详细解读了如“蝙蝠”与“福”,“绶带鸟”与“寿”,“石榴籽”与“多子”,“鸡”与“吉”等极具中国传统色彩的文化词语,以此得出了谐音字画的共同点都是“趋吉文化”,谐音字画是实现语言与文化结合的最佳载体,对对外汉语教学也具有积极作用。赵华老师图文并茂的讲解和生动活泼的语言给在场的每一位师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讲座结束后,赵华老师与在场师生进行了更深入的交流,现场老师和学生围绕本次讲座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疑惑,老师耐心地为大家一一解答,现场气氛活跃。本次讲座使我院师生对语言和文化的关系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启发师生重新思考怎样将语言教学与文化传播结合起来的重要问题,对于广大对外汉语教师以及有志于对外汉语教学事业的学生都具有重大意义。(陈艺瑶)

供稿:汉学院

编辑:孙梅轩

2014年05月23日 00:00

最新动态

大连外国语大学新闻中心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1-2020 news.dlufl.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