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学院学习实践活动总体安排, 4月15日上午9点 , 国际旅游与酒店管理学院分别召开了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全体教工和学生代表两场座谈会。会议由党总支书记鄂铁军和院长邹瑞凯分别主持,全体教师和学生代表就影响旅游学院科学和谐发展的因素进行了广泛深刻的座谈。
在教工和学生调研会上,鄂铁军书记指出,召开调研座谈会是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重要环节,是搞好分析检查、整改落实阶段的工作基础和前提。本次调研会就是要在认真总结2001年旅游学院成立以来取得成绩的基础上,就学科 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模式 、 师资队伍与科研建设 、 课程建设与教学质量监控、教风与学风建设 、思想政治工作与学生党建、旅院 文化建设与学生管理 、 国际化与特色发展、毕业生与就业市场、实践教学与实习基地建设、 学生生活与后勤保障 及 其他最关心、最迫切希望解决的问题等11个方面进行深刻审视 , 提出问题,以务实的态度,从更高的层面去分析问题,研究问题,进而得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及措施,形成能够科学指导本学院发展的对策。
院长邹瑞凯教授在发言中指出,我们应紧紧围绕学院提出的“坚持科学发展,强化内涵建设,凝练办学特色,提高教育质量”的方针 , 开展对科学发展观的学习。要意识到此次学习是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紧密结合,是以人为本的、对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及统筹兼顾最全面,最科学的阐释。要把科学发展观贯彻于想问题,作决策,干工作的全过程,以长远眼光、全局意识及科学态度指导我们的工作及学习。
调研会上,教工和学生针对旅游学院提出的11个调研参考题目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提出通过增设俄语、德语、法语等语种丰富旅游管理专业,培养更多类型旅游专业人才;通过增设《服务学》、《社会学》、《人类学》等课程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及人文素养,调整部分课程的课程名称及授课内容,进而夯实课程建设;以读书笔记、新闻播报、科学报告会等方法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改革教学方法及手段;稳定专业实习地点,加强实习过程指导、监控及管理;进一步落实班导师制度,利用旅游学院师生比的优势从大一入学起即实行“全面导师制”;积极参与与国外大学的“ 2+2 ” 合作项目,充分利用国际教育资源,实现硕士培养零的突破。
学生调研会的氛围也格外热烈,同学们畅所欲言,以主人翁的精神针对学风建设、文化建设等提出自己的观点。他们提出能否增加二外课程,多学一门专业课程,提高就业竞争力;通过值班教师及勤工俭学学生协助管理的方式周末开放图书馆;降低马哲、思修课程的理论性,提升其实践指导意义,激发学生主动研究的兴趣;加强学院政治文化建设,提高学生的思想层次;提高学校后勤服务水平,稳定物价,强化卫生管理,延长教学楼关门时间,保证开水供应等等。
本次教师及学生调研座谈会在认真学习理论的基础上,按照高起点梳理调研思路、高质量确立调研题目、高要求抓好调研过程、高水平撰写调研报告等要求紧密结合实际,对照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和内涵要求,积极梳理了影响制约旅游学院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积极探索了有利于旅游学院科学发展的思路和举措,取得了预期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