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校园新闻 - 正文

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许金龙莅临我校做讲座

    11月21日上午,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研究生院外国文学系教授许金龙先生应邀莅临我校,在明德楼202教室,为全校师生做了题为“大江健三郎文学里的中国文化影响”的专题学术讲座。我校日本语学院院长刘利国、教务处处长宫伟等200余名师生参加了此次讲座。讲座由日院副院长孟海霞主持。

1.jpg

2.jpg

3.jpg

4.jpg

    许金龙,江苏南京人,大江健三郎文学研究专家。发表《“始自于绝望的希望”——大江文学中的鲁迅影响之初探》《《水死》的“穴居人”母题及其文化内涵》等多篇重要论文,翻译了大江健三郎的《被偷换的孩子》、《愁容童子》和《别了,我的书!》等长篇小说和讲演辞《我在暧昧的日本》等,其所翻译的《别了,我的书!》获第四届鲁迅文学奖优秀翻译奖。

    许研究员从潜隐于大江健三郎小说中的孟子思想谈起,介绍了大江健三郎对孟子和儒学的表述,及其乳名“古义人”的来历和故乡暴动的历史;并阐述到大江健三郎笔下的乌托邦灵感,源自于其儿时的暴动记忆和中国的革命根据地。他着重向大家讲述了大江文学中的鲁迅影响以及大江健三郎与莫言之间的契合之处。他指出,无论是中国的莫言还是日本的大江健三郎,他们的文学所描述的尽管多见黑暗、绝望和荒诞,最终想要传递给世人的却是希望和呼唤,一种始自于绝望的希望和一种发自于边缘的呐喊!

    同日下午,许研究员来到励业楼301室,为日本语学院师生专门做了题为“日本文学翻译漫谈”的讲座。许研究员首先简述了中国翻译简史,并指出文学翻译当下的困境主要源于经济问题、学术界机制存在弊端及译者学养不足等三大方面。最后他向大家详细介绍了文学翻译的基本流程、其他媒介功能及具体案例。他指出,译者不能将翻译和研究对立起来,要以研究引领翻译,以翻译带动研究。在与日本语学院师生的交流过程中,他建议大家多关注随笔、演讲词等方面的新作品,主动联系、提前联系文学杂志及报刊。

    许研究员严谨又不失风趣的语言,为全校师生带来了两场高水平的文化盛宴,使师生们对潜隐于大江健三郎文学里的中国影响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提高了大家对文学翻译的兴趣,加深了对文学翻译的理解。对我校师生在文学及文学翻译等方面的研究,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供稿:日本语学院

编辑:孙梅轩

2014年11月25日 00:00

最新动态

大连外国语大学新闻中心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1-2020 news.dlufl.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