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校园新闻 - 正文

总务基建处全力以赴做好抗击非典的后勤保障工作


?总务基建处根据学院的要求,多次召开全处会议,传达上级有关精神,研究具体应对措施和应急方案。首先成立了处防非工作领导小组,实行零报告制度。为加强消毒工作的落实,制订了《大连外国语学院控制非典型肺炎消毒工作责任制》;根据上级关于有效控制传染源的要求,制订了《临时观察隔离工作制度》和《卫生所控制非典型肺炎应急预案》;针对我院民工流动性大,防护意识不强的特点,制订了《大连外国语学院关于民工预防“非典”管理的规定》。鉴于后勤保障在应急过程中的特殊要求,总务基建处又制订了《总务基建处防控非典工作应急预案》,从物资供应、饮食送餐、车辆保障等方面,具体细化了相关内容,以确保疫情发生时,全院防非工作能够顺利有序地进行。
?1.卫生所肩负重任,超负荷迎接挑战。院长助理朱公巍和处领导多次召集卫生所医务人员认真研究,周密安排,做了大量工作。卫生所现有医务人员5人,一个月来,他们承担了大量甚至是超负荷的防疫任务。其中正常门诊量1219人次,分装发放药品3500片,发放体温计2218支、口罩714个、消毒粉计50瓶,配置消毒液6356公斤。校外医学追踪观察138人(其中教工12人),校内集中隔离医疗观察9人(其中留学生1人),完成夜间发热学生首诊及护送医院任务16人,测量体温506人。
?2.克服困难,全力做好饮食服务工作。饮食服务中心在防非典特殊时期,更加注重饭菜质量和卫生安全,想方设法增加花色品种,延长开饭时间,认真落实一日三次的消毒制度。从五月二日开始又接受了为北院成人教育学院学生送餐的任务,尽管人手不足,但是他们从全院大局出发,用丰富的品种、周到的服务赢得了成教师生的好评。
?3.重视民工管理,消除防非“盲区”。总务基建处外聘临时工作人员82人,租用我院房屋经营人员25人。针对外来人员多、工作分散的情况,全处建立了预防非典监控网络,以办公室为中心,按照谁用人,谁管理,谁负责的办法,在各个用人单位建立了各自的防非小组,明确专人管理,每天由责任人向处办公室报告体温及业余时间接触人员情况等。同时起草了《大连外国语学院关于加强民工预防非典管理的规定》,为规范外来人员在防非典时期的行为,为全院防非典督察工作提供了有效依据。
?4.集中人力,做好防非的物资保障工作。为保证防非典工作的需要,先后购置喷雾消毒器4个,耐腐蚀手套12付,水鞋4双,防护口罩808个,一次性医用手套2000付,消毒液容器5个,防护服13套,体温计1830支,硫磺消毒皂700块,采购一次性隔离衣12套、白大衣20件、一次性脚套500双。采购3个剂型、5个品种的消毒药品共计四千余元。
?5.改善工作和学习环境,提高维修服务工作质量和效率。先后与宏风公司联手,清除南、北院垃圾及废弃物品六卡车之多;指派专门人员及时检修汉学院附近路灯,为解决研究生部办公室通风不善的问题,将原有封闭的门重新打开、维修,并粉刷一新;为3号教学楼地下卖场及时更换和重新安装换气扇。
?6.设专车,确保应急时车辆的使用。按照学校的要求,运输服务中心立即将一台面包车整修一新,并贴上了医用卫生专用车的标记,随时待命。同时,也保证了其他防治非典工作的用车需要。
?7.保障教学,深入教学部门征求意见。根据学院精神,总务基建处领导责成办公室、物资科、卫生所等部门于5月15日上午对英语学院、俄语系、日本语学院、韩国语系、社科部、旅游管理学院、艺术设计学院、法语系、汉学院等教学部门进行了走访。走访结束后,将各系提出的问题分别向学院主管领导做了汇报。目前,已对各教学部门消毒时间做了必要的调整;班车问题以及部分紧俏防疫物资正在紧张的联系之中。
?总之,全处干部职工正以饱满的工作热情和对师生身体健康高度负责的使命感,决心在防治非典工作攻坚的关键时刻,用更加主动优质的后勤服务,同全院广大师生一道团结奋战,共渡难关。

供稿:

编辑:

2003年05月30日 00:00

大连外国语大学新闻中心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1-2020 news.dlufl.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