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校园新闻 - 正文

国际培训学院召开“面对挑战、开创办学新局面”研讨会

200412下午,国际培训学院机关召开了“面对挑战,开创办学新局面研讨会。研讨会由徐浩特院长主持,他首先做了“关于国际培训学院进一步扩大办学,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思考” 的中心发言。

在发言中,徐院长对国际培训学院的办学规模和现状做了简单扼要的介绍,2003年秋季入学的自考生4430人、短期培训3370人、日语出国培训424人、导游员培训670人,近万名学员分布在12个分部,成为目前辽宁省最大的社会力量办学单位。

接着,徐院长重点从5个方面强调了社会力量办学所面临的挑战:

1、国家高等教育已从精英化教育阶段发展到大众化教育阶段,而且普通高校仍在持续地扩大招生,高中生升学率在不断提高。2、办学条件的局限。3、内部管理的局限4、教学的经费投入还有一定缺口。5、社会上外语培训机构发展迅猛,形成了巨大的竞争压力。

在今后外语培训的发展思路方面,徐院长着重从7个方面做了简要的阐述。

1、进一步改进招生工作,在省内外建立招生网络,加大招生工作的经费投入,做好招生宣传。2、尽快形成国际培训学院几个教学培训板块,逐步形成以块为主、条块结合的工作格局。3、进一步制定国际培训学院外语培训管理办法和实施细则,积极稳步地开展业务扩张,既面向大连市内,又面向外市地,逐步向集团化办学过渡,在实践中形成既“办起来”又“管得住”得培训局面。4、建立一支专兼职结合的相对稳定的师资队伍。5、进一步加大教学投入,改善办学条件。6、吸纳一批优秀人士加盟国际培训学院管理队伍。7、形成鼓励、支持把国际培训学院事业做大、做强的制度环境和政策环境。

徐院长的发言,使与会人员受到启发,引起了深思。接下来。大家开始畅所欲言,从不同角度发表个人看法。

姜毅在发言中指出,就外语培训来说,大连市现有140多家大大小小的培训单位,僧多粥少,竞争越来越激烈。另外,随着中山区居民的减少,学苗也相应减少,在这种情况下应到人口集中的地区设点办学。他还从就业的角度设想了“订单式”外语培训。

姜文龙、白晶光、姜  旸、周正红等人在发言中提出,根据目前的招生形势,组织人员到外地招生;通过加强管理、提高教学质量、增强吸引力,在学生中宣传动员,以老生带新学苗的方法增加招生数量。他们同时提出,广告招生宣传要创新,可进行软性策划,这样产生的效果会更好。教材要适应时代发展,校区要有文化氛围。

赵志峰从计算机培训、网上招生方面,提出了今后工作上需要改进和提高的具体思路。

张妤依据自己多年从事外语培训的实践经验,谈了5点想法:一是,我们目前外语培训的优势是举办脱产和半脱产的白日班,学习的对象是已经毕业的大中专和高中毕业、想继续学习的学生,我们要进一步发挥这一优势;二是,开办外语专业课程班,适应就业需要;三是,赴日本留学形势骤变,对日语培训招生造成消极影响;四是,将日语就业班型、日语等级班型拉长战线;五是,希望配备日语专业能力较强的工作人员。

蔡芸副院长对大家提出的招生想法,给予肯定和补充。她强调,从稳定办学,提高教学质量方面,学校应在师资配备上给予大力支持,高质量的师资队伍是国际培训学院持续发展的关键;教师的讲课费应根据教学质量和考试通过率情况灵活处理,优秀教师多数办学单位都在争抢,如果不能给予较高的待遇,人才容易外流,影响我院的品牌;招生宣传应加大力度,尽管我院有一定的知名度,但在南方地区还有很多求学者对我院不甚了解,尤其是日语学习者,广告经费应适当地加大投入,让越来越多的外语爱好者选择我院,学习深造;学生管理方面应坚持一切为了学生,体现出人文关怀,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张玉玺书记最后发言,他强调了下一步工作的重点是抓好几个主要环节,即招生环节、教学环节、办学布局环节等。他指出,招生方面我们要成立一个全职的专业的招生部门研究市场变化、了解招生规律;另外,他强调在招生过程中,班型设计要灵活,招生人员要做好求学者的顾问,不能以死板的班型拒绝生员,要全年招生,随时开班。

整个研讨会气氛热烈,大家争先恐后地发言,积极为国际培训学院献计献策,虽然时间已经过去了两个多小时,与会人员仍意犹未尽。

供稿:

编辑:

2004年01月07日 00:00

大连外国语大学新闻中心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1-2020 news.dlufl.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